|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聯合報南洋新婦過台灣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Bworks 18 years, 3 months ago

第一章 聯合報專題:南洋新婦過台灣

 

星期一:新興族群的問題

 

標題vs.內容

 

南洋新婦 改寫台灣人臉譜 (前言)

→指社會結構隨新住民改變,然融合觀念卻未跟進

 

婚姻移民 台灣第五大族群

→描寫新住民人口成長速度,及政策:認為新住民不符合優生學;觀念:始終認為跨國婚姻是賺錢,等等的歧視

 

法國老公 印尼嬸嬸 看台灣黑白觀

→以法國南洋配偶,突顯因種族歧視,家庭態度偏頗

 

阿玲的娘 最想煮酸梅湯給她喝

→糾正「嫁女兒賺錢」觀念,跨國婚姻只求生活幸福

 

 

星期一的專題,主要有前言的意味,指出現今社會新住民的快速增加,「南洋新婦 改寫台灣人臉譜」中,就提到,三對新婚一對異國婚姻、8個新生兒一個混血兒,警醒社會重視這個新族群;解接著「婚姻移民 台灣第五大族群」,續指出外籍配偶的成長迅速,卻被鼓勵節育不生,只因為,學者調查認為新住民的下一代「素質差、養不起」,所以一但節育,就能獲得補助金額,相對政府鼓勵台灣人生小孩補助金,有嚴重的差別待遇。

 

除了政府的觀念問題,「法國老公 印尼嬸嬸 看台灣黑白觀」,也突顯在家庭裡存在的觀念衝突,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人對於嫁給白人,代表嫁入「好人家」,而娶了外籍配偶,就是「一筆交易」,這天差地遠的觀念,造成外籍配偶在家庭裡的是單力薄。

 

最後再搭配「阿玲的娘 最想煮酸梅湯給她喝」,適用活生生受虐的越南新娘,指出越南生活也很好,遠嫁只為了幸福的希望,諷刺台灣人認定外籍配偶撈錢的觀念。

 

 

星期二:異國婚姻的雙方感受

 

標題VS.內容

 

跨國婚姻 雙方都在賭

→夫怕妻逃,妻憂家暴,探討雙方都有對方不懂得恐懼

 

我家4女孩 都嫁台灣郎

→越南生活不一定差,遠嫁不為財,新住民只求下一代生活能更好,至少不必再務農

 

給她適應期 這3年 我就累一點

→強調男方觀念不應把南洋妻當女傭、女人,而是老婆,分享夫妻相處之道猶如一般夫妻,要懂的尊重對方

 

 

星期二的專題,偏向正反並呈的寫出,一場跨國婚姻,男女雙方的心情,「跨國婚姻 雙方都在賭」,描繪異國婚姻下雙方生活的點滴,由婚宴到家庭瑣事,探討雙方都在夫出與煎熬,「給她適應期 這3年 我就累一點」則補充說明,以台灣夫婿的真實案例分享,說明台灣新郎不應把外籍配偶當作是一筆交易,而是要用真心去付出與關懷,並做好磨合期的準備,要用尊重的方式走完婚姻的生活。

 

續接在後的,「我家4女孩 都嫁台灣郎」,再次強調,這些外籍女子在家鄉的生活其實都有一定的程度,遠嫁來台,不是為了賺錢,只是希望能讓生活更幸福,讓下一帶有脫離務農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每個婚姻都是需要勇氣的冒險。

 

 

 

星期三:政府社會的歧視

 

標題vs.內容

 

媽媽的母語 學校沒教

→不諒解與歧視,造成新住民文化、教育上的弱勢

 

我還有外國血統咧

→描繪外籍配偶、子女的辛苦際遇,與受眼光的煎熬

 

星期三的專題回到社會與政府的層面,以「媽媽的母語 學校沒教」,帶出新住民其實就是一種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都是因文化的獨特而需要時間融合,然而社會對於新住民卻缺少這樣的認知,認定新住民的下一代必定教育素質低落,學習能力緩慢,卻忽略它們自己獨特的語言與文化,完全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對方。

 

而在「我還有外國血統咧」,則是以一個新住民的第二代,描繪受社會歧視眼光的感受,以及用她母親的案例,突顯新住民辛苦付出的一面,更加深諷刺社會將新住民當作包袱的觀念。

 

 

星期四:外籍配偶的甘與苦

 

標題vs.內容

 

認方塊字 順到解鄉愁

→以試字斑,探討外籍媳婦受沙文主義的制約

 

她們的辛勞 誰來算帳

→以外籍配偶工作能力,反擊「拖垮社會資源」一說

 

 

星期四的專題,主要在說的是外籍媳婦進入台灣社會,為了融入而做出的努力,「認方塊字 順到解鄉愁」,這篇報導就描寫了這樣一個試字斑,對於外籍媳婦而言是解除鄉愁的場所,對台灣夫婿來說,又是栽培好太太的新娘教學斑,但這樣的機制,作者也批評是受到沙文主義的產物,現在台灣女性都不一定會這樣。

 

然而外籍媳婦在未家庭付出甚多之後,同時他們投身的家庭代工、農務產業,也未台灣的生產力創造了一大支援,「她們的辛勞 誰來算帳」,就指出如果依照台灣提倡的「家務有給制」,外籍配偶的所得也是可觀,在一次批評社會總把他們當包袱的觀念,也引起認同外籍配偶付出的觀感。

 

 

星期五:政策的落後與歧視

 

標題vs.內容

 

孩子都長大了 移民署還未誕生

→批判政府對新移民的不重視,由社會福利、身分證到移民配額,批判社會所謂的包容異文化,不該只說不做

 

禮拜五的專題比較類似結尾,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婚姻故事,呈現政府將跨國婚姻視為假結婚的侮辱,由各個面向,來說明快國婚姻在社會上所受到的歧視,以及就連下一代的誕生,也未必能解決新住民的拘留問題,為整個專題做一個結尾,更乎顛大眾要重視這個族群所受到的壓迫跟不公平。

 

 

 

第二章 隔代教養專題

 

第一篇:阿祖的兒子

標題 內容

阿祖的兒子 以報導文學的筆法,描繪九份山區,阿宏與阿祖的教養關係、原由

 

 

第二篇:落跑父母激增

 

標題VS內容

 

(前言)

→以一個真人案例,帶出現代社會父母不願照顧子女的比例大為提高

 

祖孫戶十年暴增一倍 以統計數字證明隔代教養率提昇,以及預測未來會日漸嚴重

 

全球離婚率逐年拉高

→父母拋棄子女造成單親與隔代教養,尤其以女性放棄撫養居多

 

未婚生子 外籍通婚增加

→以未婚生子與外籍配偶離去,說明隔代教養的兩大因素

 

少了顯著大人 容易自我放棄

→探討一個家庭缺乏孩子效法的對象,會使一個小孩失去努力的動力,也說明隔代教養家庭往往只重視物質缺乏心靈關愛

 

長期勢必減損台灣競爭力

→說明單親與隔代教養兒童,在缺乏父母關照之下,不僅在未來感情上面會有障礙,就連表現上也會有所落後

 

 

第三篇:隔代教養教出什麼問題

 

標題vs內容

 

(前言)

→運用各項統計數字,表示隔代與單親兒童在學校的不如人

 

成就預測老師明顯悲觀

→以老師對隔代而與單親兒童未來做預測,說明他們未來直得憂心,再飲用一些人的說法,來證實隔代而與單親兒童在未來發展的不如人

 

當務之急 隔代兒需要經濟援助

→以原住民部落,還有老人健康疾病問題,來突顯隔代兒童在經濟上面所需要的援助,並再一次呼應這是全社會的問題

 

 

第四篇:三天夏令營 讓小女孩的世界變寬了

 

標題vs內容

彭新福的故事無形的禮物比金錢的資助更有力

→運用一個單親兒童的故事,來說明他們如何走出封閉的世界接觸未來,說明一個無心的動作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目標

 

怡洵的故事三天兩夜夏令營讓他決定考大學

→分享夏令營可以給他們的支持與動力,以及對未來的整體改變

 

 

以上部分由趙婉伶深入導讀,因此不多做深論

 

第三章 兩相分析

 

題材選擇

 

本次的兩篇專題,梁玉芳的「南洋新婦過台灣」,主打外籍配偶在台灣所遇到的問題,而黃慧娟的「阿祖的兒子」則是針對隔代教養做出深入探討,兩者不約而同都採用了比較軟性的新聞素材,以社會上較容易被忽略的弱勢族群作為報導的對象,進而深入分析,一方面帶領讀者進入未知的世界,另一方面也突顯社會上所潛藏的問題。

 

角度切入、文章筆法

 

儘管乍看之下,兩篇專題都是軟性訴求,應該會有類似的角度分析,但仔細觀察,變化發現兩者的角度是孑然迥異的兩個方向。首先來看梁玉芳的「南洋新婦過台灣」。

 

梁玉芳的專題,非常明顯的是由弱勢的角度出發,整理她連續五天的報導,可以找出下列五點脈絡:

 

(1)外籍配偶增加,她們面臨的問題

(2)跨國婚姻,男女雙方的不安與期盼

(3)政府與社會給予的歧視壓力

(4)家庭生活,外籍配偶面臨的困境與付出

(5)整體社會的漠視與忽略

 

梁玉芳藉由結婚當作序曲,慢慢帶出婚禮上雙方的擔憂(跨國婚姻 雙方都在賭),以及越南娘家,追求女兒幸福比金錢重要的看法(我家4女孩 都嫁台灣郎),然後一路寫到外籍配偶嫁入台灣後,台灣法律與政策的箝制(媽媽的母語 學校沒教),以及外籍配偶在台灣家庭內部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甚至下一代的看法,最後再用「孩子都長大了 移民署還未誕生」,來突顯政府對於這個族群的不重視與冷漠。

 

由整個專題的角度,可以發現專題是站在外籍配偶,與有外籍配偶的家庭做出發點,為讀者麼開啟一個連結點,帶領讀者進入這個世界,糾正大家認為,外籍配偶是金錢交易的產物,她們也有夢想也有感受,有付出也有辛勞,對於婚姻有比物質生活更直得期待的感情成份,將讀者拉入她們,用外籍配偶的立場想想她們的感受。

 

反觀黃慧娟的「阿祖的兒子」則不一樣,雖然專題的第一篇,是用報導文學的筆法書寫一個真實的故事,然而接下來的每個報導都是充滿了對隔代教養的敵意,由標體來說:「祖孫戶十年暴增一倍」、「全球離婚率逐年拉高」、「未婚生子 外籍通婚增加」、「少了顯著大人 容易自我放棄」、「長期勢必 減損台灣競爭力」,每篇報導都有讓讀者對於隔代教養兒童越來越灰心的成份。

 

首先,作者在報導裡不斷直指,隔代教養兒童是父母拋棄的產物,例如,「祖孫戶十年暴增一倍」一文便提到,「有高達三成的級任老師認為,隔代兒與單親兒據增,是導因於父母不願意照顧孩子」,接下來作者又在「全球離婚率逐年拉高」文中舉例說有母親放棄小孩撫養權的案例並說,「不想要孩子的女性逐漸增多..不願意繼續忍受失敗婚姻而選擇放棄撫養權的女性日益增加」,前者的調查資料,止癢賴級任老師缺乏專業分析,資料是否可信以是個問題,而後者的言論更是沒有出處,能不能就說是女性拋棄小孩,或是在中國觀念裡小孩是夫家的,而必須放棄扶養全,這一切還值得商確,但卻造成小孩是被「丟棄」的想法。

 

接下來,作者又在「未婚生子 外籍通婚增加」繼續提及,她認為今日隔代教養問題嚴重,與外籍通婚有關,然而在這拼文章中的案例,我們會發現,案例中的外籍媳婦在丈夫去世之後,將小孩帶回菲律賓扶養,是婆婆堅持要把小孩要回來,還對於媳婦改嫁有所不諒解,在這樣的案例裡,我覺得存在著對外籍配偶的歧視,似乎外籍配偶就應該流在台灣守寡,兒不能將小孩帶回菲律賓改嫁。

 

續接前面,作者又解釋了外籍配偶的家庭通常是弱勢家庭,先生容易因工作傷害死亡或是因婚姻基礎薄弱離婚,接下來她引用了家扶中心統計數字,提出366戶的外籍通婚,56%是單親或是隔代教養,其中95.5%是女單親,作者認為這「數字令人心驚」!

 

我認為這裡又顯露出作者對弱勢族群的敵意,首先,家扶中心,自然接觸的對象是需要幫助的家庭,會出現高比例的單親與隔代教養,不能當作是整個台灣的縮影,其次,做這在上述批判台灣女性放棄小孩撫養權,這裡卻又針對外籍女單親,認為這值得擔憂,不斥是說外籍配偶沒有照養小孩的能力。更不用說作者還在文章最後附加一句「台灣地區離婚女性,外籍配偶高達17%」,彷彿外籍配偶很愛離婚一樣,只是,那剩下的83%呢?

除了塑造出,單親兒童與隔代教養兒童是被「拋棄」的小孩,或是來自「低下階層的外籍通婚」家庭,作者在「長期勢必 減損台灣競爭力」文中,還直接提出未來這些兒童對台灣的不良影響,甚至用陳進興來比喻說未來的危機;在同一篇文章,又有提到侯銅國小,提到「繳不出午餐費的學生高達三成…..全校居然有高達48.2%的隔代兒與單親兒(個人覺得「居然」2字很礙眼)….而12名幼稚園孩童人人都有一紙清寒證明」,這樣的描寫會讓讀者聯想隔代單親等於貧困,但其實不一定如此吧!對於一個弱勢族群,我認為這樣的寫作方式非但不會引起眾人的同期與關懷,只會造成排斥與恐懼,對真正隔代教養的兒童,更是一種侮辱。

 

整個專題對於隔代教養兒童,基本上一直呈現出負面的因子,在「隔代教養教出什麼問題」的文章中,又不斷運用「隔代兒與單親兒趨勢調查」的調查結果,說一般老師認為隔代兒與單親兒童的成就不會超過一般兒童,這裡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因為作者一直拿「隔代兒與單親兒趨勢調查」這份報告作為根據,否能夠因為一份報告結果否定一切?而且,老師對於小學生的表現,是否真的能反映全台灣各年級隔代兒童的表現?都是令人存疑之處。更糟糕的是在這篇文章之中,作者又批評了我們的原住民同胞,在「當務之急 隔代兒需要經濟援助」文中,說布農族小孩一回家不是面對家長的酗酒問題就是乏人照料,並且說孩子的未來幾乎完全從他們的父母身上看到,同樣又是一個沒有調查根據,沒有消息來源的指控。

 

總結上面的因素,作者呈現的隔代教養兒童與單親兒童就是一種被拋棄,來自低階層、貧窮並且沒有未來可言還會拖垮國家經濟的形象,我認為這樣的專題,實在不太是何來幫助弱勢團體,因為她的文章中處處都對弱勢族群充滿了敵意。

 

反觀梁玉芳的專題,則溫和許多,也都是用比較哀籌的手法表現他們的苦衷,但卻比黃慧娟的「阿祖的兒子」多了溫興與人性化的成分,較能引發讀者的感動,尤其回歸到所有專題的根源,當我們看到梁玉芳的資料是很直接的說出台灣人口比例有31萬外籍配偶,每個月又有1000多名外籍配偶來台,我們真的能感受到這個族群的快速成長,與需要我們的關懷,相較於黃慧娟的「阿祖的兒子」,大部分資料都來自於「家扶中心」、「善牧輔導」,儘管資料中的隔代與單親兒童比例的確很高,但如果是全台灣普及比率,是否數字就不會如此高呢?而僅僅用商業周刊的一個「隔代兒與單親兒趨勢調查」,來否定隔代兒的世界,我總覺得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公平的報導。

 

 

總結

 

有鑒於上面的觀感,雖然黃慧娟的「阿祖的兒子」在台灣曾經引起一片熱潮,但我認為梁玉芳的「南洋新婦過台灣」,是比較沒有故意製造話題,溫和接近人性的一篇專題,不僅指出社會的問題,同時也給予了這個弱勢團體應有的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