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參與式新聞的基礎與「維基百科全書」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Bworks 18 years, 4 months ago

原文

 

 

參與式新聞的基礎與「維基百科計畫」

 

⊙作者:Lih, Andrew ⊙譯者:楊証凱

維基百科是社會軟體的成就,可能是在地軟體的最佳範例。它試圖在人類使用和技術管理之間取得平衡。維基百科運用部落格,讓公民可在虛擬空間自由交換 意見並建立共識,蘊含參與式新聞的概念。參與式新聞改變線上新聞,原因不只在於報導或出版的轉變,而是一個生命週期:使用者可透過共同創作的自由軟體增權 培力,創作新聞內容,這個過程不斷循環且改進。這些元素的互動增進科技、社群和知識的地位,允許參與式新聞產生內容的創新形式。而開放源碼為其基礎之一, 因為封閉源碼的商業軟體無法提供這些彈性和概念的快速革新。由於維基百科生態系統的改變本質,未來我們可以在其中研究線上社群、多國語言和多元文化、工作 團體互動和新聞議題。

 

前言

 

本 文以維基百科(Wikipedia)為例,探討多對多線上參與式新聞的革新。維基百科是眾多網路使用者共同創造的多國語言的線上百科全書。它允許任何人在 網站上編輯任何網頁,降低參與的門檻,維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以新聞方式讓供稿者成為網站持有者。短短三年,網站人數激增,可使用超過五十種不同語言。 本文分析維基百科和開放源碼運動(open source movement)的基礎連結,逐漸形成獨特的線上社群,以及它在現代媒體生態學扮演的角色。本文結論認為,參與式新聞是科技、社群和內容的生態系統。

 

壹、參與式新聞

 

參與式新聞允許新一代的網路使用者成為內容創造者。部落格的擴散和維基網站,讓閱聽眾可參與網站內容的實踐過程和創造新聞,向媒體生態貢獻知識。

Bowman和Willis在「We Media」一文中定義參與式新聞為:一個公民或公民團體的行動,在新聞和資訊的蒐集、報導、分析和散播過程中,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參與的目的在於提供民主需要的獨立、可靠、正確、廣泛和相關的資訊。

  

部落格早在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和美伊戰爭後即受矚目,但維基網站開啟媒體生態嶄新的一頁。它允許使用者透過滑鼠,立即編輯且直接改變任何網頁。它並不對內容進行編輯和結構控制,而是完全開放且可改變。維基科技創造參與式新聞至今最有抱負的形式—維基百科。

 

一、個人

 

根據The Material People Contribute to the Online World研究發現,百分之四十四的美國網路使用者對線上內容有貢獻,個人使用者透過文字、圖片和影像,逐漸成為內容創造者。隨著公民在網路上獲得出版和 散播工具的近用,它也改變媒體生態。在新聞受壓制的環境,部落格和維基網站的參與式新聞形式,可協助一般使用者檢驗主流媒體或政府媒體的新聞的真實性,讓 傳統媒體必須負責任。在開放社會,它也提供公民在情境中詮釋事件的必須工具,基於新聞事件和當地政府來做出決定。

 

二、知識鴻溝

 

參與式新聞學對媒體生態造成重大改變,因為它特別強調歷史的「知溝」—當新聞發佈和歷史書已書寫,在這段期間內所缺乏的內容和來源。

傳統百科全書即為典型之一,每年的出版循環和高成本使它不適合這項任務。傳統線上百科全書半年到一年的更新循環也無法勝任。部落格和維基網站改變了 這樣的生態,它不僅提供適時的資訊精華和評論,也提供超連結文本,允許使用者探索並評估對某個案的價值和貢獻。這大大改變了讀者和出版者的關係,兩者之間 並沒有明確界限。

  

南韓的Ohmynews網站是這種混合形式的佳例。讀者創造新聞文章,編輯工作則由幾名全職編輯擔任。多數寫手為家庭主婦、學生、教授和其他公民記 者。Ohmynews的公民記者超過三萬人,讀者超過兩百萬人。Gillmor認為,「Ohmynews網站是二十世紀新聞學的轉變,原本由組織告訴讀者 什麼是新聞,讀者只能選擇要不要買;到現在轉變為更由下而上、互動且民主的」。

 

貳、開放文本與開放源碼

 

多對多的合作式新聞在網路上相對較新,但虛擬空間合作文本的自由分配和修改已不 是新鮮事。開放文本1運動(Open Content Movement)源自開放源碼軟體2運動(Open Source Software Movement)的精神。OSS運動的理念在於軟體的自由,軟體可免費分配,任何人也可自由修改,因此,透過全球許多參與者,軟體可快速發展。例如 Linux操作系統,它包含一組不同的開放源碼軟體,在許多部門(尤其是公司和工業環境)挑戰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的優勢地位。部落格和維基文本運動都廣泛使 用可獲得的開放源碼工具,創造工作空間和線上社群,提供傳統媒體控制下無法發聲的內容。

  

自由電子散播的概念源於1971年Gutenberg計畫,它致力於生產沒有版權的公共場域版本(text),每個人都可免費使用。這個計畫在80 年代後應用在網路,作為文本儲存空間。不過,直到最近,許多作者才能有效率地在線上共享空間合作生產。個殊化的維基軟體之發展和維基百科即為最成功且規模 最大案例。

參、維基百科的背景

 

維基百科是一個以網路為基礎,自願貢獻己力的百科全書,在三年內已成為廣受歡迎的線 上參考。它擁有數千位的國際參與者,及現今最大的開放文本wiki。維基百科的目標是創造免費共享和引用的百科全書,讓人們可簡單改變和改善其內容。每篇 文章都有「編輯」按鈕,允許任何人(甚至是過客)在任何網頁上增加或刪除任何內容。這看來似乎會造成混亂,但實際上卻藉由瀏覽網站訪客的評價和修正,創造 了受重視的內容。

  

這個計畫是由Jimmy Wales開始,當時的百科全書受嚴格控制且由博士編輯,可以由供稿者發展且免費使用。當時的計畫為Nupedia,在2000年3月,只有一名全職員工 —Larry Sanger,他是主編和這個計畫的共同合作者。從網路上招募志願者,但網站工作結構相當複雜,包括作者、編輯、審稿和翻譯的正式工作。Nupedia建 立在學術出版的傳統結構,其政策為「我們期望編輯在其領域為專家且擁有博士學位」。在運作一年後缺乏資金和資源,只有幾百篇文章。這個計畫最後失敗,只有 23篇完整文章。進入的高門檻和高度結構化的工作方法學,使他們無法招募足夠的志願供稿者。

  

Wales和Sanger在2001年1月把這些內容以維基形式放在網站上,邀請訪客編輯或增加內容。在獲得Slashdot科技社群的讚揚後,它 在幾個月內成為受歡迎的網站,在第一年超過二萬筆英文文章,轉譯為十餘種語言。2004年超過二十萬筆英文文章,五十種語言中包含五十萬筆文章。每天增加 大約二千筆不同語言的文章(至2005年6月7日,已有585,907篇文章,有289,635位已註冊的使用者,其中480位是管理者,平均每一網頁有 9.65位編輯)。

社會軟體和中立觀點

  

維基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違反常理的,因為它的技術透過不提供守門的角色,來確保內容品質。參與者不需要資格或身份檢驗,不會有文章品質的排名,也 不會使用信譽追蹤系統。這個完全開放編輯系統得以運作的原因在於,它能夠追蹤文章狀態、檢視個人的改變,以及在社群中討論議題。維基的功能主要是「社會軟 體」—促進使用者的傳播和合作。維基追蹤和儲存每篇文章的任一版本,所以任何的操作都不具有永久的毀滅性。為了防止蓄意破壞者,當一篇文章遭到5或10秒 的破壞,其他人只要按一下滑鼠便能快速取消它的破壞。

  

不過,當這項管理技術提供維基百科社群運作機制,也代表他們並非擁有它。Wales創造了一個「中立觀點」做為編輯指導原則,中立觀點試圖表達某些 概念和事實,讓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同意。這項草根計畫採用和現代媒體新聞政策相同的方式—報導事實、標明消息來源和維持平衡。某些決策明顯類似專業新聞組 織。例如維基社群避免使用「恐怖主義者」一字,類似路透社的新聞政策。

 

肆、維基百科的操作

 

維基百科的操作相當簡單,系統中的唯一基本物體是維基網頁。編輯一個網頁就像編輯任何線上形式的文字區塊。維基軟體特殊的「markup」指令可以有粗體字、斜體字、標題、超連結和表單,維基的markup設計比傳統HTML設計更能夠讓人簡單編輯文件。

  

維基網頁的資訊只包含此內容最基本的歷史資訊:

 

1.Edit history

可以觀看此主題的歷時性改變,使用者可比較任兩個不同版本,維基軟體可標明其中的差異,當我們想瞭解其他人改變哪些資訊時,這功能特別好用。

2.Talk page

可討論編輯的議題。

(以下是正式使用者的重要工具)

3.Recent changes

網頁可記錄最近的改變,使用者可檢視紀錄,找出文章最新的修改。

4.Watchlists

使用者可將任何文章按「watch」,加入watchlist,類似網路書籤功能。

 

以人為本的工作環境

 

維基百科提供最簡單且最直接的操作方式,以達成其社會軟體的目標。因此,它的功能在於幫助他們追蹤、編輯 和編排文件。他們的「後設資料」或「秘密」資料很少,資料庫不會有隱藏的內容。除了日期、時間、使用者個人資料。這個出版結構沒有明確的分類或任何軟體強 制執行的組織。它讓人們自己決定和創造組織內容,因此,在系統語言的發展和工作流量的管理,系統都沒有嚴格一致的認證或系統自動化技術。維基是一個完全可 展延的工作空間,維持以人為中心的取向,允許使用者調整內容組織而不必擔心軟體執行政策。

  

維基成功的主要理由在於以人為本,而非以科技為主。強調科技下的社會互動,此計畫利用參與者的創造動能,而非迫使他們在嚴格的系統中工作。以人類為 導向促使個人涉入和參與社群,建立較強連結關係和歸屬感。參與者不受內容管理結構的限制,透過此軟體系統賦權培力(empower),使用者成為內容的擁 有者。維基大多以共識工作,當共識不清楚,會使用投票、試用期或實驗。

  

成功的秘密

 

1.簡單的文字編排:不用HTML或其他複雜語法,而是以簡單的指令

2.協定的結構,而非受軟體控制:文章形式由人創造和改變,不需軟體系統

3.進入網站簡單方便,資訊近用:所有使用者皆可閱讀和寫作內容。

4.紀錄編輯歷史:維基環境的任何行動都記錄在資料庫,使用者可隨時追蹤。

社會軟體機器人的角色

  

社會軟體計畫幫助人類互動和管理,不過,管理超過30萬筆持續更動的資料也是大工程,特別當修改必須透過整個百科全書。因此,當它需要自動化工作 (例如轉換語言),他利用bots(software robots)功能,電腦將模擬人類的行動。因此,是機器人模擬人類,而不是要求人類成為技術專家。

 

伍、維基百科的成就

  

維基百科的開放文本計畫和開放源碼運動共享某些綜效(synergy)。自由軟體基金會的Stallman和律師Moglen在1989年創造 GNU通用公共授權條款(General Public License3),致力於解除軟體的版權限制,讓軟體自由分配和修改。維基百科使用一種源於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協定:自由文件授權條款(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這兩個最重要的授權條款都認為內容必須免費使用和重新分配。創意公用授權條款4(Creative Commons License)也成為現代開放文本計畫提供更客製化的授權條款。

軟體發展

 

維基百科的原始軟體稱UseModWiki,用來提供小網站使用,它是一個相當簡單的程式語言,受到現今許多網站歡 迎,在安裝和資料保存上都很簡易,不過這個適合小規模網站的軟體已不敷維基百科使用。因此,其自願者開始結合四種開放源碼程式工具(Linux、 Apache、MySQL、PHP)來發展新的程式—MediaWiki,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在地軟體

 

MediaWiki軟體的發展反映了維基百科試圖促進以社群為導向的合作。開放源碼軟體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不僅 是因為軟體工具可廣泛且免費取得,也因為使用者可快速改變軟體,Clay Shirky稱「在地軟體」(situated software),相對於傳統軟體,在地軟體為了某一特定社會團體設計,而非為了廣大使用者而設計。MediaWiki即以維基百科社群的需求而發展的 個殊化軟體。

 

傳播

 

維基百科社群的參與者分佈在世界各地時區,因此,社群採用多元傳播管道來維繫彼此,促進改革:

1. Wikipedia Talk pages:參與者對每個主題都可留言,以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

2. Wikipedia Village Pump:主要討論區,適合社群議題。

3. Electronic mail list:email訂閱單。

4. IRC channels:聊天室的即時互動。

 

陸、結論(維基面臨如何控制規模的內部爭議)

 

未來維基百科面臨最艱困的任務是如何管理它的成功。三年來,其文章品質良莠不齊,因為文章總是在修改,這也讓人們擔憂其內容。且社群成員對許多爭議性議題也有其堅定立場,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關係、北韓政府等,導致激烈辯論,甚至因憤慨而離開社群。

  

不過,絕大多數文章已成為均衡狀態,只有0.1%的網頁對「中立觀點」有積極爭論,但當他們突然激動時,尖酸刻薄的爭論主導整個對話,這會否定這個計畫的許多正面經驗。

  

當維基百科社群發展為較大的虛擬集體空間,它必須面對規模擴大的問題、不穩定的管理,最後甚至面臨失敗。維基的所有概念在實踐上都指向規模急速擴張 的問題。這個社群以技術方式管理社群,例如封鎖惡意破壞者。仲裁的社群委員負責處理使用者之間的爭論,當社群越來越要求公正性,也越使用投票過程。

  

雖然自願的軟體發展者試圖讓系統能跟得上社群人口的成長,但這項挑戰仍讓維基百科氣餒。Hardin更斷定這樣的科技解決方式無濟於事。Shirky提供一些避免線上社群人口激增的方式:社群應限制其規模或成長,應基於善意設立進入關卡,執行社群規範以控制個人自由。

  

維基百科的發展者和老手,計畫要修改維基的成就:不允許匿名供稿者、查證供稿者的真實身份,或實行信譽追蹤系統(類似eBay拍賣評價)。這些概念 都還沒付諸實行,因許多使用者堅持要保留維基一直以來的開放性。也有人建議維基出版紙本的百科全書或光碟,但無論是「凍結」內容或進行檢證,某些使用者認 為這都違背維基的原意,但某些人認為為了防止維基規模太大而導致滅亡,採取某些管制和改變是必要措施。這樣的內部爭論仍持續著。

 

 

注釋

 

1 開放文本追求的是使用媒體文本的自由,也就是要求各種媒體創作品都以不受限的授權/形式加以出版,或者直接成為公共領域 (Public Domain) 的一部份,讓這些內容得以被任意的複製及使用。 開放文本的哲學就跟自由軟體類似,相信人類文明的累積仰賴於大量公共領域裏的智慧結晶,認為祇有當人們能夠自由地取用前人的創作成果,纔會有更多的創作出 現。(林克寰,2004)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4&f_ART_ID=4137

 

2 就開放源碼(或稱開放原始碼)軟體而言,基本上必須符合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所列的十項條件,包括:1. 允許自由散佈2. 包含程式原始碼的自由流通3. 授權條款應允許對原作品的修改以及衍生作品的產生4. 需保持原作者原始碼的一致性(Integrity)5. 授權條款對任何個人或群體均需一視同仁,不得有差別待遇6. 授權條款不得對特定領域或活動的應用有差別限制7. 授權條款對於衍生作品自動適用8. 授權條款不得附屬於其它產品之下9. 授權條款不得對隨同散佈的其它軟體做出限制(例如規定需同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0. 散佈管道必須保持技術中立性,不限制特定方式或平台才能取得。http://www.oss.org.tw/subpage_d.php?page=faq#2

 

3 GPL授權條款起源於美國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GNU計畫,由Richard Stallman所起草,原本的目的係為了在自由的基礎下,規範GNU計畫下創作軟體的分享,也形成開放原始碼精神的濫觴。漸漸地,隨著許多非GNU計畫 軟體引用GPL的授權方式,GPL也成為目前開放原始碼軟體最常見的授權方式。根據GPL授權條款的規定,明確地指出授權條款保障的是所有使用者自由複 製、散佈與修改的權利,其它活動則不在涵蓋範圍之內。http://www.oss.org.tw/subpage_d.php?page=faq#2

 

4 創意公用授權條款主要提供了幾個不同的授權選項讓創作者選擇:是否需要提及原作者 (Attribution)?是否不允許商業使用(Noncommercial)?是否不允許衍生著作 (No Derivative Works)?衍生著作是否需要使用一模一樣的授權條款 (Share Alike)?再經過排列組合之後,總共產生 11 種不同的授權條款(http://mtbook.net/mtbook_cc.html)。例如《阿孝札記》的授權選項為:您可自由重製、散布、展示及演出本著作,創作衍生著作,但必須保留原作者的姓名標示、不得為商業目的而使用本著作,若您改變、轉變或改作本著作,僅在遵守與本著作相同的授權條款下,您始得散布由本著作而生的衍生著作。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1.0/

 

⊙出處:The foundations of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and the Wikipedia project.


 

摘要

 

 

 

什麼是參與式新聞

 

參與式新聞是指可以讓使用者(或者稱為閱聽眾)參與網站內容的實踐過程與創造新聞,向媒體生態貢獻知識,如BBC的Action Net Work、IndyMedia。Bowman和Willis更在「We Media」一文中定義參與式新聞為:一個公民或公民團體的行動,在新聞和資訊的蒐集、報導、分析和散播過程中,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參與的目的在於提供民主需要的獨立、可靠、正確、廣泛和相關的資訊。

 

 

 

參與式新聞的優點

 

A.讓大眾可以在虛擬空間自由交換意見並建立共識,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獲得出版散播工具。在這個新聞受到壓制的環境,Blog和Wiki的參與式新聞形式,可協助一般使用者檢驗主流媒體或政府媒體的新聞的真實性,讓傳統媒體負責(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前當家主播丹拉瑟因為報導布希兵役問題而下台)

B.不僅只是出版跟報導方式的轉變,而是改變線上新聞的生命週期,或者是說延長知識的生命週期,在以前一篇新聞(或者事件)可能會因為時間造成資訊過期,但是參與式新聞是讓依群使用者參與共同創作,可以與時俱進的去更新這些資訊,隨著時間不斷的改進去這些資訊的缺點,使其完善。

 

如傳統線上百科全書即使每年出版循環一次也跟不上當今資訊爆炸的世界,但是Blog跟Wiki卻能做到,不僅能提供適時的資訊精華與評論,也提供超連結文本,讓使用者探索並評估某個個案的價值與貢獻,改變讀者與出版者個關係。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韓的Ohmynews,讀者創造新聞文章,編輯工作則由幾名全職編輯擔任。多數寫手為家庭主婦、學生、教授和其他公民記者。Ohmynews的公民記者超過三萬人,讀者超過兩百萬人。Gillmor認為,「Ohmynews網站是二十世紀新聞學的轉變,原本由組織告訴讀者 什麼是新聞,讀者只能選擇要不要買;到現在轉變為更由下而上、互動且民主的」。

 

造就這些的基礎之一,就是開放源碼與開放文本運動

 

A.開放文本運動(Open Content Movement):開放文本追求的是使用媒體文本的自由,也就是要求各種媒體創作品都以不受限的授權/形式加以出版,或者直接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份,讓這些內容得以被任意的複製及使用。開放文本的哲學就跟自由軟體類似,相信人類文明的累積仰賴於大量公共領域裡的智慧結晶,認為只有當人們能夠自由地取用前人的創作成果,便會有更多的創作出現。

 

B.開放源碼運動(Open Source Software):基本上必須符合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所列的十項條件,包括:1. 允許自由散佈2. 包含程式原始碼的自由流通3. 授權條款應允許對原作品的修改以及衍生作品的產生4. 需保持原作者原始碼的一致性(Integrity)5. 授權條款對任何個人或群體均需一視同仁,不得有差別待遇6. 授權條款不得對特定領域或活動的應用有差別限制7. 授權條款對於衍生作品自動適用8. 授權條款不得附屬於其它產品之下9. 授權條款不得對隨同散佈的其它軟體做出限制(例如規定需同為開放原始碼軟體)10. 散佈管道必須保持技術中立性,不限制特定方式或平台才能取得。

 

開放文本讓多對多的合作式新聞的文本得以不斷的修正改進,而開放源碼能夠讓使用者更容易得到這些發聲工具,而不會受限於傳統媒體的控制。

 

維基百科 Wikipedia

維基百科是一個以網路為基礎,自願貢獻己力的百科全書,擁有數千位國際參與者,為當今最大的開放文本wiki。它的目標是創造免費共享和引用的百科全書,讓人們可簡單改變和改善其內容。每篇 文章都有「編輯」按鈕,允許任何人在任何網頁上增加或刪除任何內容。

 

何謂wiki

 

Wiki(中文翻譯有維基、圍紀、快紀、維客等)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裡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是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絡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維基百科起源

 

維基百科的創立者是Jimmy Wales,本來計畫名稱稱為Nupedia,Nupedia一開始的政策為「期望編輯在其領域為專家且擁有博士學位」,剛開始時只有一位全職員工Larry Sanger,Nupedia從網路上招募志願者,但網站工作結構相當複雜,包括作者、編輯、審稿和翻譯的正式工作。在運作一年後缺乏資金和資源,只有幾百篇文章。這個計畫最後失敗,只有 23篇完整文章。進入的高門檻和高度結構化,使他們無法招募足夠的志願供稿者。

Wales和Sanger在2001年1月把這些內容以維基形式放在網站上,邀請訪客編輯或增加內容。在獲得Slashdot科技社群的讚揚後,它 在幾個月內成為受歡迎的網站,在第一年超過二萬筆英文文章,轉譯為十餘種語言。2004年超過二十萬筆英文文章,五十種語言中包含五十萬筆文章。每天增加 大約二千筆不同語言的文章(至2005年6月7日,已有585,907篇文章,有289,635位已註冊的使用者,其中480位是管理者,平均每一網頁有 9.65位編輯)。

 

維基百科的概念

 

A.社會軟體

 

維基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違反常理的,因為它的技術透過不提供守門的角色,來確保內容品質。參與者不需要資格或身份檢驗,不會有文章品質的排名,也不會使用信譽追蹤系統。這個完全開放編輯系統得以運作的原因在於,它能夠追蹤文章狀態、檢視個人的改變,以及在社群中討論議題。維基的功能主要是「社會軟體」—促進使用者的傳播和合作。維基追蹤和儲存每篇文章的任一版本,所以任何的操作都不具有永久的毀滅性。為了防止蓄意破壞者,當一篇文章遭到5或10秒 的破壞,其他人只要按一下滑鼠便能快速取消它的破壞。

 

B. 中立觀點

 

Wales:「你寫的東西能夠從活下來的唯一方式,就是你的對立者也能同意。」(不過維基百科查的到台獨耶)

「中立觀點」是編維基百科的編輯指導原則,中立觀點試圖表達某些概念和事實,讓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同意。這項草根計畫採用和現代媒體新聞政策相同的方式—報導事實、標明消息來源和維持平衡。某些決策明顯類似專業新聞組織。例如維基社群避免使用「恐怖主義者」一字,類似路透社的新聞政策。

 

維基百科的優點

 

1.簡單的文字編排:不用HTML或其他複雜語法,而是以簡單的指令

 

2.協定的結構,而非受軟體控制:文章形式由人創造和改變,不需軟體系統

 

3.進入網站簡單方便,資訊近用:所有使用者皆可閱讀和寫作內容。

 

4.紀錄編輯歷史:維基環境的任何行動都記錄在資料庫,使用者可隨時追蹤。

社會軟體機器人的角色

 

結論

 

1.結構管理問題

 

當維基百科社群發展為較大的虛擬集體空間,它必須面對規模擴大的問題、不穩定的管理,最後甚至面臨失敗。維基的所有概念在實踐上都指向規模急速擴張的問題,像是惡意破壞者與使用者之間的爭論問題。

 

2.爭議性議題

 

社群成員對許多爭議性議題也有其堅定立場,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關係、北韓政府等,導致激烈辯論,甚至因憤慨而離開社群。雖然大多數文章已成為均衡狀態,只有0.1%的網頁對「中立觀點」有積極爭論,但當他們突然激動時,尖酸刻薄的爭論主導整個對話,這會否定這個計畫的許多正面經驗。

 

3.文章品質問題

 

文章品質良莠不齊,因為文章總是在修改,這也讓人們擔憂其內容。

 

4.人性本善嗎

 

Wiki本質上就是建立在人性本善之上,相信每個人都會奉公守法,但是網路社會好像不如想像中的單純XD。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