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獨立媒體中心的熱情與實用主義》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PBworks 18 years, 4 months ago

獨立媒體中心的熱情與實用主義

 Inside the Indymedia Collective, Passion vs. Pragmatism

 BY GAL BECKERMAN 譯寫/黃孫權

 

何謂獨立媒體中心

 IMC「獨立媒體」(Indymedia)是一個具有民主精神的媒體,他們提供任何人均可發表文字、圖像、聲音與影片的開放性新聞管道。這個計畫起於1999年,許多對抗WTO的獨立、另類媒體組織和激進主義者,為了提供來自草根的聲音,於是在西雅圖建置了「獨立媒體中心」(http://www.indymedia.org ),透過網站提供即時的影像、聲音以及報導。

 

 有別於傳統媒體,IMC的報導充滿了個人觀點,顛覆了傳統新聞學所講究的公正、客觀原則。自由發佈(open publishing)系統,允許任何人用自己的電腦直接張貼文章而無須經過編輯。經過簡單的步驟就能輕鬆地將自己的文章發佈在網站邊欄的頭條。在這樣的條件下,所有人都能成為報導者,在許多情形下,事件的報導者往往也是該事件的參與者。

科技的發達及對傳統媒體的不信任,或許是造就了IMC風行的因素之一。傳統媒體的公平客觀原則或許只是讓自己不惹上麻煩的藉口,抗議活動的參與者渴望看到並非反映部分真實的報導,因而自己下海,利用IMC發聲。如此一來,閱聽人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者,而是消費者(consumer)和生產者(producer)混合而成的pro-sumers。

 

 除了網站,獨立媒體中心也藉由網際網路生產自己的報紙,以及透過網站、網路電台發送上百個廣播節目。而IMC的魅力延燒全球,目前已有包括美加、亞洲、拉丁美洲、歐洲、非洲等共超過150個獨立媒體中心,台灣獨立媒體中心(twimc, http://www.twimc.org/)也於2003年成立。

 

 行動者─報導者(activist-journalists)關切和興趣全部展現在當地的IMC。如澳洲莫爾本的IMC,一篇報導寫著一名原住民老人抗議核廢料被丟棄在自己的家鄉,而華盛頓特區的IMC則有篇文章談論美國的愛國法案(Patriot Act)已違反了人權法案,大英國協的IMC則有篇以新的歐洲憲章將威脅到義務教育為標題的文章。不同地區的IMC因參與的群眾特性不同而有其差異性。

 

 Indymedia倫敦區的成員Rachel聲稱:「Indymedia是要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在同一個位置上發言。沒有編輯部的層級,取而代之的是合作、自發,以及不為報酬。」自由的風氣能激發大眾對公眾事物的討論,也能包容多方面不同的意見及看法,然而沒有編輯來篩選文章,也成為了IMC的一項隱憂,純粹民主可能混亂,自發性可能變成漫無條理。

 

 紐約IMC的網站(http://www.nyc.indymedia.org)是城中不同行動社群能夠知道將發生的事件與抗議活動的地方,警察暴力或者不公平的房屋政策與對於戰爭的左派批評輪流在報導中出現。但網站中仍有大批與抗爭活動毫無關係的新聞,排猷太人的囂叫,種族歧視的漫畫,色情圖文一同競逐自由發佈系統的空間。雖然編輯成員可以決定哪篇稿子可以上到主要頁面,但自由發佈區簡直快要沒有可用的東西。「這並不是獨立媒體設定所想要的。」Tarleton說:「許多人開始停止在這兒上稿了。」

 

 為了回應此現象,組織發展出某種應變措施,將不能接受的文章放在一個不顯示的檔案夾裡而不刪除(即網站上不顯現)。這樣的做法雖然打擊了原本的理念,但Robert McChesney,《豐富媒體,貧窮民主》(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的作者相信「獨立媒體運動不是有義務成為陽光下每個人都可發表意見的運動。他們必須做出艱難的編輯台決定,這是不需要沮喪的。問題不在於你作決定,重要的是你所依據的原則是透明的。」

 

 使用網路做為平台的IMC不需要考慮印刷成本,然而電腦硬體及人事上的成本也是可能造成危機的問題。絕對的獨立可能意味著貧窮,一味的熱情終究可能因現實環境的殘酷而被消耗殆盡。沒錢是個問題,有了錢也未必是絕對的好事;2002年,當全球獨立媒體組織情急拼命更新老舊機器與協助地方中心時,一群義工向福特基金會募了五萬美元,這筆金錢造成了內部的部分糾紛,因為從沒有所有人同意去要這筆錢,就算真的要到了也不知道該如何分配。面對最嚴苛的經濟問題,獨立媒體需要更有效率的組織,如爾本那香檳區(Urbana-Champagne)IMC專門募款的基金會「戰術媒體基金會」(Tactical Media Fund)。

 

心得

 獨立媒體中心是參與式新聞報導的另一種實踐,閱聽眾不再只擔任單向的訊息接收者,而是消費者(consumer)和生產者(producer)混合而成的pro-sumers。獨立媒體中心的出現提供人們一個討論的平台,也帶給閱聽眾另一個角度的消息來源,如此民主的參與式新聞卻隱含著些許發展的危機。

 

 因為太過自由,獨立媒體中心的平台容易被不相干的文章侵占版面,就如同紐約IMC網站出現的色情圖片、反猶叫囂等,就算將不能接受的文章放在一個不顯示的檔案夾裡而不刪除,也無法有效扼止這些情形,因為「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除此之外,經營一個獨立媒體中心需要相當大的熱忱,管理人員在面對眾多文章和來自各方的不同聲浪,勢必產生莫大的壓力,不同的意見交流就可能產生爭論,當有意義的爭論淪為無意義的謾罵時又該如何因應?都在在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儘管IMC的風潮仍在持續延燒,台灣也在2003年成立了台灣獨立媒體中心,然而TWIMC的表現卻令人失望,最新的一篇文章是2005年7月發佈,且距離前一篇文章(2004年12月發佈)竟有半年的時間差。台灣人對獨立媒體中心的關注太過微弱,以致所有的新聞和評論竟只有13篇文章數。或許台灣人把對政治的狂熱分一些到這裡來,其他國家的人會驚訝於台灣人對獨立媒體中心竟有如此高的熱忱吧。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